发布日期:2025-06-23 22:13 点击次数:117
图片
敬呈给步入暮年的50、60后群体;这代人,是极为独立自主的一代,有气节,有责任感,是新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中坚力量,堪称民族的脊梁!时光匆匆,一去不返。往昔之事,唯有细细回味,此刻我忆起邓丽君小姐所唱的《往事只能回味》。红尘宛如美酒,既能品尝,又可品鉴,还能回味悠长。岁月恰似一场梦,有甜蜜,有苦涩,更有真挚的情感。岁月之中,隐匿着过往的故事;尘缘之间,锁住了春秋的变迁。
图片
图片
唤起了同一时代人们的回忆。尽管我们那时所处的时代物资短缺,但确实过得十分开心、快乐。或许有人会说,那个年代有什么值得留恋的,连吃饱穿暖都成问题。实际上,决定人们生活质量高低的,并非完全取决于物质条件,更为关键的是人们生存的环境。倘若换做任何人,要是那个年代不好,他们会总是回忆它吗?美好的过往已然成为历史,等待人们慢慢回味。
图片
忆往昔童年时光,清晨起身,明月尚悬于眼前。校园之门向来不闭,众人一同搬柴生火,齐心协力之下,冰冷的火炉冒出阵阵暖烟。夏日里,跑到河里游泳嬉戏,捉鱼摸虾,还会去农民的田里偷菜、偷摘水果,只要能吃的都不放过;也曾偷偷抽烟,玩滑板、打弹珠、打鸟,日子过得真是快活!儿时的游戏有藏猫猫、占山为王、滚铁环,冬天滑着冰车,夏天畅游水中;还有边干活边玩的事儿,春天去挖野菜,夏天给花浇水,秋天翻找地瓜,冬天清扫冰雪……
图片
儿时的美妙记忆,有跳皮筋、跳方格、踢毽子、玩老鹰抓小鸡等游戏。遗憾的是,我们早已长大成人,童年的那些美好回忆只能永远尘封在自己的记忆深处。如今,我对过往之事想忘却难以忘怀,对当下之事想铭记却很快遗忘。莫说中学时期的事,就连小学时的事我都记得一清二楚。有时,我独自沉思会不禁落泪;有时,又会一个人傻傻发笑。
图片
众人玩得愉悦欢畅,彼此团结互助。到了入学年纪,大家成群结队地往返于学校与家中。没有一人戴着眼镜,也没有一人胖到行动不便。哪怕是在上下学途中,也是跑着、追着、嬉闹着,实在是太快乐了。然而,那些诋毁那个年代的人或许会说:让我们重回那个年代吧。
图片
在五六十年代,孩子们玩的游戏都是自己发明的本土玩法,但每个人都玩得十分尽兴。他们玩得都不想回家,玩得浑身沾满泥土,散发着泥土的味道。回到家后,父母最多唠叨几句,然后烧些水让孩子洗个澡就完事了。如今,孩子们的玩具都是买来的,既新颖又具有益智功能,这是过去无法比拟的。不过,我还是觉得过去玩得更开心。
图片
在我们小时候,还会玩“电影”游戏。夕阳西下时,几个人站在房屋一侧的山坡上,做出各式各样的动作,影子投射在墙上。大约二十个大小不同的孩子围在一起,看着墙上变化多端的影子玩耍。表现出色的会得到称赞,表现不佳的就换其他人来。唉,童年那些五花八门的玩法实在令人怀念,那时可比现在的孩子幸福多了。时光飞逝,转眼间自己都六十多岁了。
图片
我最热衷于玩打老鳖这个游戏(玩法是把一分到五分的人民币,一人拿出一分钱垒在一起,在地上画个方框,然后用小石块或者铁块将硬币砸出圈外)。当时,想拥有一块3乘3公分的铁块都十分困难。我的五祖父是铁路工人,他给我弄来一块大概5乘5公分的铁块,村里的小伙伴们羡慕极了。唉!再也回不到从前,也见不到儿时的那些玩法了。看着相关场景,就仿佛回到了那个时候,如此真切,满是怀念之感,完全道出了我们当时的心境。那时候没有什么玩具,全靠自己发挥想象,什么东西都能当成玩具来玩。
图片
回忆起五六十年那个时期自己的童年,每日都在肆意玩耍,毫无忧愁与顾虑。上学时,校园里一片静谧;放学后,就如同挣脱缰绳的野马般自由。假期时光,更是宛如自由的乐园。反观当下的孩子,他们的生活显得十分孤单。每天除去吃饭和睡觉的时间,几乎都在学习。孩子们的童年在学习中悄然流逝,即便住在同一个小区,若不在同一个班级,彼此都互不相识。如今的孩子究竟是幸福还是苦恼,只有他们自己能够体会。
图片
童年的回忆瞬间被勾起,众多美妙的场景浮现于眼前。那些场景慢慢铺展,一弯月牙高高悬在天际,一个小姑娘紧捂着兜里的宝贝,朝着放电影的地方跑去。真是太美好了!那个时候,只要有电影可看,连晚饭都顾不上吃,撒腿就跑去看。这让我忆起小时候看电影的情景,我们常常拿着小板凳,早早地就去排队。即便冬天雪花纷飞,看电影时也丝毫不觉得冷。我最爱看电影了,当年周边村子的人都跑到我们村来看,大队院子的墙头上全是人!那时候,为了看一场电影,走上三四里路都不在话下,看完电影都半夜了,可还是兴致勃勃。
图片
小时候看露天电影的情景仿佛真切地重现了。记得有一回回乡下老家,村里放映露天电影《红高粱》,正看着呢就开始下雪了,大伙披着雪花、呵着手的模样,一直深刻地印在我的记忆里。在电影放映的前一天,母亲总会炒些瓜子,有时候还会添上些炒玉米。到了电影放映的那晚,我一路小跑着,把“好吃的”装进衣兜。原本打算晚上边看电影边吃,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,还会哄自己先偷偷吃几个。在物质短缺的童年,这也是极为幸福和令人满足的事了。
图片
那时候压根儿没有火柴,长辈们吸烟用的是长烟袋。点火时,把草纸卷成一个筒,用钢刀在火石(石英石)上蹭,迸出火星落在纸上就有了暗火。对着烟袋锅用嘴一吹,长辈们就能过烟瘾了。过了好多年之后,才有了洋火(火柴)。
图片
满满的童年记忆涌上心头。可惜时光一去不复返,着实令人感到遗憾。过去的我们有一项优势是现在的孩子比不上的。那时物资匮乏,大家甚至可能吃不饱饭,但吃的都是绿色食物,既没打过农药,也没施过化肥。就拿那被称作“世界稻”的粳米煮的饭来说,一顿能吃下两大碗,那分量足有一斤米煮出来的。只不过平时实行计划供应,根本没这可能,也就过年时偶尔能放开了吃。
图片
唤起了童年美好时光的记忆,虽说当时饮食和穿着条件都欠佳,然而,每隔一段时间能吃上一回肉,过年能换上一套新衣,那股子喜悦劲儿和满当当的幸福感就甭提了……实际上,我们这些存活至今的50、60后堪称最为幸运之人,儿时经历的诸多困苦与磨砺让我们拥有了健康的体魄。一路磕磕绊绊走来!也赶上了如今这个时代,玩玩智能手机,开开小车,也还不错嘛!对吧!已然十分满足了!
图片
回忆起五、六、七十年代的童年时光,那时候的生活满是幸福与快乐,这样的体验如今的孩子难以拥有。儿时的种种过往又在脑海中一一浮现,那时的沟渠、操场,还有大街小巷,都留下了我们的脚印,处处都回荡着欢快的笑声与喧闹声。一转眼,六十多年过去了!岁月在我们身上留下了满头白发和满脸皱纹,真希望能回到小时候!虽然那时生活艰苦,但我们过得十分开心,没有任何烦恼!
图片
50后、60后逐渐老去,身上满是岁月留下的痕迹,脸上写满了沧桑。真的老了!剩下的日子愈发短暂了!曾经身强体壮的他们,如今走路时双腿都变得沉重。在村舍之外,古城之旁,他们拄着拐杖缓缓漫步,沐浴着夕阳的余晖。历史不会将他们遗忘,却也不会主动言说。如今的年轻人对此兴致缺缺,他们只能把过往藏在心底。时光匆匆,已然走过了半个多世纪,只愿50、60后的老人们能够安享晚年,快乐生活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